作为一个企业家和营销大师,雷军有一颗“理工男浪漫”的心;但现在的小米,必须打一场硬仗,去塑造一个“科技硬汉”的品牌形象。
8月16日,是小米手机诞生的14岁生日。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准备了2000份“玄戒O1旗舰处理器纪念版”送给用户。
这波操作,当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理工浪漫”。时机的选择,庆生的仪式感,雷军的签名,都是那么严丝合缝。雷军特意强调,从一部手机,到一部搭载自研芯片的手机,是米粉朋友们和小米共同完成的梦想。“芯”寓意真心,目的是要传递出“与你共享技术荣光”的共情价值。
2000份的“心机”,要的不是人手一份,而是全网刷屏。普通芯片变身“科技藏品”,稀缺性引爆社交裂变。粉丝晒图,就等于替小米免费代言。于是,硬件冷参数,化为品牌热情绪。
为什么送芯片?表面是粉丝福利,内核是技术宣言。庆生是名义,破局才是真意。
玄戒O1,中国大陆首款3nm芯片,拥有190亿晶体管。小米投入135亿元研发费用、组建2500人团队死磕4年,换来这块具有“中国芯”里程碑意义的芯片。小米如数家珍,想表达什么?甩掉“组装厂”标签,变身硬核科技公司,用芯片铭刻新的身份证。
小米太需要这块芯片来证明,来突破,来改变外界对于小米由来已久的品牌“成见”。
回到5月15日,玄戒芯片官宣发布。其时,小米正经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场舆情危机。当天,雷军在小米内部演讲中称,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让他和小米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
玄戒O1横空出世,犹如舆论生死局中的一步活棋,悬崖边上的一根救命稻草,漫漫黑夜里迎来黎明的一束光。
同时,舆情危机也带来品牌责任的觉醒。雷军说:“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想象。”小米不再是汽车行业的新人,不再是一家创业阶段的公司。小米的规模、影响力、社会关注度都到了高处不胜寒之地,社会和公众要求小米去承担一家真正的大公司和行业领导者的责任。
其实,这种期待和要求,是对小米的,也是对雷军的。作为一个市值上万亿港元的上市公司老板,作为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业界和公众希望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天天上热搜的营销天才,不只是搭乘中国成熟产业链“便车”的亿万富豪,甚至也不只是为母校一次性捐出13亿元的慈善家,而是能让中国相关产业链更上层楼的推动者,能催生中国乃至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的引领者。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使命。十年前,雷军用1999元改写手机行业规则;十年后,小米需要用“硬核技术”重新定义自己。雷军说,小米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
按他的说法,五年来小米研发投入包括核心科技的投入达到1050 亿元;2025年的投入预计就超过300 亿元;而未来五年,预计研发投入达到2000亿元。对于芯片的规划则是,至少投资十年,投入500亿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雷军以玄戒O1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小米能造出“真自研”芯片;第二,小米愿意为技术买单。
央视评论说:小米的造芯之路,是中国民营企业依靠科技、向上突围的一个缩影。显然,这是雷军喜闻乐见的答案。
回归现实,小米的高端化喊了很多年,从手机到新能源车,价格已分别冲上6000、50万,“组装厂”“偷技术”的言论却如影随形。
所谓高端化,本质是一场基于科技创新的“信任重建”,终极答案需要在用户那里得到认同:不只是浪漫,更要硬核。高端化不能只靠“价格高端”,得靠“技术实力”。因此,玄戒芯片不只是一个零件,更是小米的“技术霸权”钥匙。
一是破局“人车家全生态”,让芯片跨终端覆盖,手机调度汽车座舱,平板联动智能家居,一颗芯打通所有设备;二是撕掉性价比标签,争夺高端话语权。目前,搭载玄戒的小米15S Pro售价破5500元,以自研芯支撑高端溢价,毛利率提升20%。
为什么要送出2000份芯片?答案呼之欲出:玄戒的“硬核参数”与“时代情绪”共振,一块铝板便承载了超越其物理价值的品牌涵义。它是硬核科技表达,也是高端化宣言,而不只是理工生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