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降息缓解净息差压力,邮储银行高管预计零售贷款增长将回归正轨,三方面努力创收

  财联社8月29日讯(记者 彭科峰)今日晚间, 邮储银行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官方数据显示,邮储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5.25亿元,同比增长1.47%,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增长0.85%,均实现正增长;总资产、总负债分别突破18万亿元、17万亿元。

  邮储行长刘建军,副行长姚红、徐学明、牛新庄等一众高管也于今晚出席中期业绩发布会,就净息差、零售贷款不良等问题和投资者进行交流。

  非对称降息利好银行息差,上半年已加大清收处置力度

  “上半年,我行深挖禀赋价值,积极有为布局,稳住了发展基本盘,保持了经营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会议上指出,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总负债站上新台阶,分别突破18万亿元、17万亿元,存贷款增速均居大行前列。在其他非息收入方面,通过灵活运用交易策略、积极拓展交易品种、适时把握市场机遇,不断推动盈利能力多元提升,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4.72%,营收占比提升2.45个百分点,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面对业内关注的息差问题,刘建军指出,面对LPR、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持续影响,该行通过信贷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以及负债成本管控,实现了利息净收入表现的改善,其中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实现逆势正增,上半年同比增速达到2.08%。“5月非对称降息后,我们的压力也有了明显的缓解。”

  “上半年存款突破16万亿元,增长5.37%,其中公司存款增长14%,保持大行领先。我们还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上半年同比多增超千亿。更均衡的业务布局,加上持续的精细化管理,年初资产重定价等方面的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二季度息差边际表现好于可比同业,上半年净息差1.70%,保持优秀水平。”刘建军表示。

  刘建军还进一步指出,面对行业性的零售贷款资产质量阶段性压力,该行的相关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但邮储银行积极调整风控策略,通过重塑流程和优化模型,二季度的零售不良生成逐步趋缓。同时,对公领域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重点领域风险敞口持续收敛。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0.92%,保持行业较优水平,拨备覆盖率260.3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在风险化解方面,刘建军介绍,该行前瞻开展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等重点领域风控,精准引领业务发展。持续迭代并细分行业,深度挖潜优质客户,批复客户同比增长41%,批复金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同时,上半年加大清收处置力度,以多元化处置提增贡献,处置表内外不良贷款本息4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预计未来零售类贷款增长将重回正轨 将从三大角度加大创收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居民的短期贷款有所下降,这部分反映了银行的零售类贷款增速遇到问题。对此,刘建军坦言,上半年银行业的零售贷款增速是在下降,同时风险压力有所抬升,贷款定价也下行较快,综合考虑各类成本,零售贷款价值创造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我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就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并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刘建军表示,这一决定虽然会使短期业务增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的质量得以巩固。同时,他预计未来零售贷款增长将逐步回归正轨。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如何打造新的营收增长点?对此,副行长徐学明明确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三个创收增长点:一是要坚持长周期视角,把握好资产配置节奏,捕捉高点机会,稳固利息收入基本盘,特别是在利率的高点要择机配置一些长债,长债在经济下行周期最能熨平波动。二是持续提升交易能力,坚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丰富交易策略,抓好债券、基金和票据“三个非息创收点”,全力以赴向市场要效益。三是依托“邮你同赢”平台,持续深化同业生态圈建设,大力发展同业代销基金、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产品,拓展多元化收益渠道,将资金优势和客户优势转化为经营效益,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