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范范爱养基
随着大盘逼近3900点,“高切低”的声音开始蔓延~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高”和“低”的差距:
首先“港股创新药”就不多说了,今年的涨幅早就超110%。
所以我们就用近期爆火的“科技”来做对比。
大盘加速上涨期:“科创创业AI”近1月涨幅就高达40%!而“地产、白酒、畜牧、化工”近1月涨幅不到10%。
拉长到今年来&近1年,差距更大~
在一系列“低位”板块中,“白酒”的呼声是最高的。
一看就是老基民~
我特地看了一下,如果不算近期反弹,截至8月4日,“中证白酒指数”今年来还是是 -11%。
那的确是相当“低位”了。
我非常能理解大家买白酒的心态:大牛市,资金总会轮动到低位板块,白酒跌了这么多年,从2021年高位至今(2025.8.26),仍有近50%的跌幅!高切低的资金一定会轮动到它。
事实也如大家所愿:截至8月26日,中证白酒指数8月涨幅12.79%。
但是,我还是认为,单靠“高切低资金轮动”这一点,这个理由不太牢靠,也吸引不了我下手。
主要是,白酒的确没有比较实际的利好,无论是业绩还是政策。
但是“化工”就不一样了!
“反内卷”这个政策想必没有人不知道吧。
今年重磅推出的这个“反内卷政策”,可以说是相当声势浩大!
“化工”就是最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板块之一。
“化工”胜率有多高?
之前文章《“反内卷”三段行情!哪个板块胜率最高?》中,我给大家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化工”反内卷胜率高。
今天再给大家简单回忆一下:
1、首先,我国化工行业“反内卷”迫在眉睫!
经过2011-2021年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化工产业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高达43%,是全球化学品市场规模第一的单一国家。
但是,如此大的生产规模,并没有带来盈利,反而使得大量化工产品处于“价格低位+毛利低位”的双低局面。
更关键的是,我国的化工产品还大量以超低价格出口海外!
2、化工行业“反内卷”胜率高。
要知道,各个行业最终反内卷实际效果如何,具有不确定性。
化工行业已经有几起“反内卷”的成功案例,有石头可以摸着过河,胜率更高。
此外,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化工品进入了“反内卷”模式,开工率与库存正在下降进程中。也就是说,部分化工品的“反内卷”进度还不错,很可能带动化工板块率先迎来“困境反转”。
3、化工行业“高端化转型”打开估值空间。
“反内卷”的最终目的是“高质量”发展。
化工行业反内卷后,是有新出路的——高端电子化学品!
比如大名鼎鼎的“光刻胶”,就属于化工行业的高端前沿领域,符合半导体制造中对金属含量超高纯度的要求。
我国光刻胶产业在中低端领域已具备一定竞争力,但高端光刻胶仍严重依赖进口。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产业链协同,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之前主营“普通有机硅”的企业可以向“电子级有机硅”发展,从以前的建筑和日用品切入半导体芯片产业链。
以上3点,是我认为“化工行业”在这次反内卷行情中,属于“高胜率”的核心原因。
上面这些内容是我在7月29日发的,现在一个月过去了。
成果如何?
我看到财联社在8月22日发了一篇《钛白粉厂商,集体宣布涨价》的文章:
大家要知道,钛白粉的“反内卷”是最最最迫在眉睫的!
根据百川浮盈之前的研报:钛白粉属于“出口占比极高”但是“毛利润最低”的化工产品。
也就是说,钛白粉之前一直是被老外“薅羊毛”!
“钛白粉”厂家能现在8月就宣布“集体涨价”,说明在“反内卷”这条路上,做出了一定成效。
这也印证了我说的“高胜率”。
“化工”有多“低位”?
很多人说白酒低~
殊不知,从2021年最高点开始算的话,化工ETF(516020)场内价格至今仍然下跌-43%!跟白酒差不多。
再看估值,截至2025.8.26,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PB为2.25倍,处于近10年的36%分位,即“偏低估”区间,距离均线都还差一截。(要知道在2021年高位时,PB估值近5倍)
因此,化工板块属于“股价+估值”双低的板块。
外加它有“反内卷”重磅政策、产品陆续涨价的“落地效果”,我认为化工ETF(对应场外基金012538)是一个不错的“高切低”的选择。
这一点从化工ETF(516020)近期表现也能看出来。
在科技和创新药回调之际,虽然地产、白酒、养殖都有上涨,但是没有一个像化工这样连续5天收涨。
另外还想再提一下“有色金属”。
前两天给大家讲说,“有色金属”应该是最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板块。
外加“稀土管制限制共计”与“雅江工程带动需求”,有色金属的“供需关系”也在好转。
然后,评论区我看不少人说:有色今年来已经涨了40%,会不会太高了?
以有色龙头ETF(159876)(对应场外基金017141)为例,它跟踪的是“中证有色金属指数”。
如下图所示,中证有色指数目前的PB市净率刚过近10年均值,还在“合理区间”。可以说它已经不低估了,但是绝对还没有高估。
该指数的第一重仓股“紫金矿业”近期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7.11亿元,同比增长11.50%;净利润232.92亿元,同比增长54.41%!
这份财报背后,体现的正是有色金属的量价齐升。
最后,还是那句话,相比配置单一黄金or单一稀土,有色金属涉及的面更广,投资策略更多元——不仅有“黄金股”作为保值和避险工具,还有“稀土、锂”等战略金属能跟随科技发展,更有“铜、铝”博弈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