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与游资“围猎”,寒武纪股价狂飙

  8月的寒武纪一点儿也不冷。

  8月15日,笔者落笔之时,寒武纪(688256)仍热度不减,股价在920元上下浮动,市值在3900亿上下波动。而在前一天,它的最高价达985元,市值超过4000亿元。

  毫不夸张地说,寒武纪股价最近犹如脱缰野马,仅仅三日,便从不到700元连创历史新高,差点破千元大关。在此过程,知名游资“章盟主”单日浮盈超9亿元的战绩,更是点燃了市场热情,为其游资生涯增添新传奇。

  和章盟主一起分享盛宴的,当然还有一众机构投资者:他们的席位频繁现身龙虎榜。

  这场围绕国产AI芯片龙头的资本博弈越来越精彩。此刻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寒武纪到底是承载厚望的明日之星?还是资本催化的泡沫?

  先来看一下寒武纪崛起的背景:当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AI芯片需求井喷,而由 ChatGPT引发的全球大模型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底层引擎的AI训练与推理芯片成为刚需。由此掀起的资本炒作浪潮一波高过一波,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英伟达,不但业绩持续超预期,股价也不断迭创新高,市值全球第一。寒武纪是国内极少能量产云端训练芯片的厂商,前不久曝出英伟达的H20芯片有后门,更使得它成为资本喜爱的天然稀缺标的。

  除了大背景,一些专业投资机构和顶尖游资的市场操作手法也是赛武纪近期价格狂飙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国产替代的急迫性,增加了市场对以寒武纪为代表的芯片企业的期待,而章盟主等游资高手对市场的敏感度、对政策的解读都远超一般人,他们非常擅长利用大众之心,对投资者情绪的把控几乎妙到毫尖。

  基于国产替代的战略逻辑布局,捕捉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溢价,形成了机构与游资的资本盛宴。

  作为普通投资者,适当了解一下所投资企业的基本面是必要的。寒武纪是本土AI芯片的“扛旗者”,它有自己的的核心优势。它在AI芯片架构设计、指令集(MLUarch)、基础系统软件(Neuware)等核心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壁垒较高。产品线覆盖较完整, 形成了从云端训练/推理(思元系列)、边缘计算(边缘思元)到终端IP授权的完整产品矩阵,能满足AI应用不同层级需求。它作为国内最早布局通用AI芯片的企业之一,积累了一批重要客户,在构建国产AI芯片生态中占据较为有利的位置。而它身处半导体核心赛道,在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有优势。

  虽然寒武纪有着一系列被看好的理由,但它目前的市盈率高达2700多倍,与此同时,国际巨头如英伟达还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它的商业化成功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而AI芯片技术日新月异,迭代稍慢即被淘汰,这对寒武纪的研发和现金流都会构成巨大压力。

  寒武纪股价新高盛宴之下的风险不可小觑。“涨有多高,跌有多深”,盈亏同源,一旦寒武纪的财报不及预期,它的高估值恐将成为剧烈回调的导火索。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算力风口的浪花之时,也需保持清醒,随时做好应对,方能在市场中保持更好的生存能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