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8月螺纹钢市场价格呈横盘震荡趋势,月初,受到7月政策靴子落地的影响,市场上情绪退潮,价格快速回落。但是,受到9月重大事件即将举行的影响,唐山钢厂限产消息又推动价格有较大反弹,随后,受到上游双焦价格下跌影响,期货价格跌幅较大,周二,受到京津冀地区部分工厂停工消息的影响,需求量预期减少,造成期货价格跌幅较大,但是现货价格反应不大。如下图所示,期货价格呈现明显的震荡下跌趋势。
回溯7月,贯穿整个7月并且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反内卷”,“反内卷”到底是什么?对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呢?
“反内卷”全称叫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该概念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提出,今年又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具体部署了政策落实,即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调反对没有赢家的恶性竞争,即低水平,重复,价格血战,资源浪费。内卷可以理解成越拼越亏的消耗战。报告中称,在行业,在地方,在企业内部,反内卷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
在行业里,企业针对的是不再拼技术和创新,而是靠不断降价抢市场,比如去年的汽车行业,地方上,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在地方上,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禁止地反政府用补贴低价土地这种制造不公平的竞争,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企业内部,针对加班文化,无效会议,形式主义流程。
“反内卷”的原因是主要是经济数据,恶性循环和国际摩擦。
经济数据方面,PPI和产能利用率承压:PPI已经连续32个月下跌,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值已经从2021年三季度的77.7%降至了7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一季度分别降至 60.9% 和 71.9%,设备闲置与产能沉淀问题突出,调查显示,我国工业部门存在阶段性供需失衡问题,或需通过市场化出清、技术迭代及供需侧改革等多维政组合破解。
恶性循环加剧的表现是价格战导致利润薄,研发投入减少,使得产品同质化,从而进一步导致价格战。这样的危害,不仅让企业丧失竞争力,还会导致偷工减料,安全隐患等问题。
国际摩擦也应受到重视。从国内卷到海外,引发的是欧美对中国电动车和光伏产品加征关税,使贸易环境持续恶化,政策要引导竞争去走向健康的方向。
“反内卷”对于螺纹钢的影响主要在减产和技术改造升级方面,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反内卷”的主角更偏向于电动车,光伏等行业,主角并不是钢铁。但是为什么无论在股票市场还是期货主力合约,钢铁都成为炒作的热门呢?原因就是钢铁行业国企多,实施减产可操作性强,容易执行,相比那些新能源车一类的很大一部分是民企的行业,钢铁行业的减产相对容易实现,预期自然是比较大的,受到资金青睐也就不奇怪了。接下来要关注的是政策如何落地,也就是减产的结果。
8月,限产代替了“反内卷“成为助涨的因素。但是限产对于钢厂影响比较有限,部分钢厂虽接到口头高炉限产通知,但限产时长较短,且需根据空气质量再具体决定,叠加钢厂利润尚存,预估产量下降幅度不大,但是,京津冀部分企业已接到停工通知,近期可能会集中停工,需求下降幅度可能会超过供给下降幅度,因此,短期螺纹价格承压明显,价格跌幅较大。所以,本周价格下跌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下游企业停工的超预期。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的特点使其成为7月“反内卷“的主角之一,但是政策需要一定时间落地,所以短期内”反内卷“方面不太会有利好出现,除非政策力度大大超过7月份。近期的限产和下游超预期停产是月底以前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
长期看,特朗普对于美联储降息的要求一直存在,而随着美国债务问题一直存在,降息预期也是市场公认的因素之一。一旦降息实现,包括钢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实现趋势性上涨。另外,特朗普和普京定于8月15日的会议并没有达成协议,这将推迟和平的到来,而战后重建和因为战争结束带来的欧洲经济复苏也可能成为钢铁需求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