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大全能源(688303.SH)发布业绩报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下降6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47亿元,亏损额度扩大。
界面新闻梳理资料发现,这是大全能源自2015年以来的最差中期业绩。2022年,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曾高达95.2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去年上半年,该公司首次亏损,净亏损额为6.70亿元。
上述公告称,报告期内,该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受硅料市场供需不平衡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所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市场期现价格走跌。其中,多晶硅现货价格从年初的4.06万元/吨跌至6月底的3.44万元/吨,跌幅15.3%;工业硅综合现货价格从年初的11697元/吨跌至6月底的8743元/吨,跌幅25.3%。
在国内光伏多晶硅行业面临价格持续下行、全行业普遍亏损的环境下,大全能源推行减产策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约60%至5.08万吨。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进入7月以来,在国家“反内卷”政策的引导下,国内硅产业市场期货市场价格快速反弹,并带动现货市场价格走强,多晶硅和工业硅现货价格分别反弹至4.71万元/吨和9378元/吨,环比涨幅分别为36.9%和7.26%。
大全能源表示,公司对于未来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及产品价格走势依然保持乐观。第三季度,公司将延续减产策略,并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及下游客户需求安排发货计划,控制合理库存水平。预计第三季度多晶硅产量2.7万吨-3万吨,预计2025年全年产量为11万吨-13万吨。
官网资料显示,大全能源成立于2011年2月,由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公司(股票代码:DQ)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注册资本21.45亿元,主要开展高纯多晶硅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是注册制下新疆地区科创板第一股。
大全能源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30.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多晶硅经过融化铸锭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别做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进而用于制造光伏电池。
截至8月26日收盘,大全能源股价上涨2.31%,报30.50元/股,市值为654.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