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质窖藏遇上渠道蓝海,洋河股份构建“长期价值护城河”

  2025年的白酒江湖,堪称“压力测试现场”。中酒协报告显示,近八成酒企遭遇市场寒流,传统旺季“旺不动了”,渠道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并存。在行业从“高增长”转向“稳回报”的换挡期,有家头部酒企正在保持定力静待拐点。

  8月18日晚,洋河股份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4亿元,表现出其作为头部酒企的韧性与稳健。

  收入147.96亿元,行业极致承压下的生存逻辑

  探究这样一份“抗压样本”,洋河有着独特的应对基调:

  首先是战略定力不动摇:洋河以“三老同酿”(老窖池、老工艺、老酒)为根基,坚持品质生命线,将消费需求置于首位。

  然后是顺应行业核心命题从“企业主导”转向“消费者定义价值”。通过直击年轻群体“随性消费”,绑定场景等让白酒回归“开瓶为王”。 

  把握这两点基调,洋河穿越周期的三板斧已然清晰:以全球最大绵柔老酒库筑牢品质壁垒,借渠道蓝海打开增量空间,同时用极致分红回报股东。

  产品破局:老酒战略叠加品质壁垒

  白酒受欢迎与否最重要的还是产品。

  洋河第一重护城河就是其品质老酒:洋河股份坐拥名优窖池7万多口,1000多个酿酒班组,年原酒产能超16万吨;储酒规模100万吨;老酒储存70万吨;16万吨年产能+100万吨储能形成“产储双擎”。其“固态酒产能、高品质原酒储能、陶坛储酒规模、绵柔年份老酒体量”世界第一,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白酒窖池群”。

  第二重则是非遗工艺在2020口明清老窖中活态传承,三老同酿体系,技术“梦之队”七夺全国品酒师冠军,让绵柔基因深入骨髓。

  这样以活态非遗技艺为灵魂、以超级产储规模为基石的长期主义布局,形成了洋河未来十年市场开拓积蓄了穿透行业周期的硬核竞争力。

  品牌跃迁:体育营销+文化IP双赢

  酒香也怕巷子深,当白酒遇见足球与诗歌,洋河的多维破圈玩法堪称教科书: 

  比如梦想文化价值升维:独家冠名央视《遇鉴文明》,将白酒文化锚定全球文明坐标;联袂《梦响中国音乐盛典》,以“一城一韵”渗透文旅场景。 

  还有体育营销攻占心智:捆绑江苏足球联赛,打造“进球抽福袋”“主场礼遇”等沉浸式体验;更以“海之蓝龙虾嘉年华”单月引流15万人,让足球狂欢与白酒消费水乳交融。 

  可以看到,洋河品牌升维的底层逻辑:就是用文化IP拉升价值高度,以体育场景激活消费情绪,让“大国绵柔”从产品标签进阶为精神符号。

  深耕市场:控量稳价+夯实渠道基础

  洋河股份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双轮驱动精细化运营传统渠道。以开瓶为政策导向,对梦之蓝M6+、海之蓝等主导产品控量稳价,多方式帮助市场去库存、促动销。

  省内市场焕新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做好氛围营造和品质教育,上线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做优品牌矩阵。推进大商培育,强化终端提质、家宴深耕和乡镇下沉,不断夯实渠道基础。

  563亿元分红,真金白银书写长期主义答卷

  当然,对于洋河股东来说,最硬的底气还来自真金白银的回报:洋河用连续16年累计分红563亿,书写对股东的极致诚意——更有2024年股息支付率104.9%,另外,承诺2024年度-2026年度每年分红不低于70亿。这份底气,源于老酒储备的“时间复利”,也来自渠道的“深耕托举”。综合来看,比酒香更醇厚的,是洋河股份与投资者共享红利的诚意。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