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业绩持续下滑的“防水茅”,又因两份函件被聚焦。
8月12日,$东方雨虹(002271)公告,因实控人李卫国非经营性占用资金6950万元且未及时披露,还存在财务核算乱象,公司、李卫国及一众责任人遭北京证监局监管警示,同时还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银莕财经注意到,违规占用资金的背后是李卫国高比例质押下的资金压力,而为缓解压力,李卫国连续提议东方雨虹巨额分红。吊诡的是,近几年,“防水茅”业绩波动向下,仅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总额就高达盈利的近4倍。
实控人质押风险高悬
回溯来看,东方雨虹因信披违规被深交所通报批评,源于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间,公司通过销售人员借款、财务人员转账等形式,向实际控制人李卫国提供资金6950万元,其中2023年全年发生额2000万元,2024年全年发生额4950万元,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截至2024年5月相关款项均已归还,但公司未及时披露上述事项。
同时,东方雨虹还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部分光伏组件销售业务采用总额法核算营业收入不准确;部分工程项目收入确认时点不准确,部分工程项目居间费核算不准确;部分抵账资产债务重组核算不准确,信息披露不规范;使用预付款不当冲减应收账款,个别其他应收款账龄划分错误的问题。
李卫国作为公司董事长、张志萍作为公司总经理、张蓓作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徐玮作为公司财务总监,均被北京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同时,因为财务核算不规范,公司还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银莕财经注意到,李卫国长达15个月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从侧面反映其个人资金链的紧张。
实际上,李卫国常年将持有的东方雨虹股权进行质押,尤其近几年,质押比例显著偏高。最新的公告显示,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目前累计质押了3.92亿股,占其持股比例为72.43%,占公司总股本的16.43%。
高比例质押下,东方雨虹近几年股价却持续走低,质押风险高悬。截至今年8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较2021年高点已跌去81.07%,报12.14元/股,市值缩水至290亿元。
(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股权质押情况,来源:公司公告)
实控人的这种资金紧张在公司层面则演变为反常的高额分红。2024年,东方雨虹归母净利润仅1.08亿元却计划分红44.19亿元(后调整至22.1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又拟再度分红22.1亿元。两次分红总额达44.2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7.8倍。
对于持股22.68%的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而言,最近的两次分红直接带来超10亿元的现金回流,恰好与质押到期还款压力、前期占用资金的“填补”需求形成呼应。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2月的互动中,公司直言,现金分红就是为化解其质押风险而为。
(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李兴国还在加速减持套现,2024年已减持套现6.52亿元,2025年又拟减持套现5.86亿元,足见其对资金的渴求。
“防水茅”业绩步入下行通道
巨额且频繁的分红背后,“防水茅”经营持续向下。
东方雨虹于1998年成立,并于成立十年后的2008年成功上市。主营业务是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防水工程施工业务,主要产品是防水卷材、涂料、砂浆粉料、工程施工。自2022年录得上市以来业绩首降后,公司业绩就进入下行通道,尤其最近两年,持续下滑。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280.56亿元、1.08亿元,同比减少14.52%、95.24%。
近日,东方雨虹2025年中报出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69亿元,同比下降1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亿元,同比减少40.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7亿元,同比降幅39.33%。
2025年中报,下同)
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导致下游需求收缩,公司核心的防水材料业务收入94.59亿元,同比下降12.48%,占总营收比重69.71%,虽仍为第一大业务,但增速明显放缓;工程施工业务受地产客户信用风险影响更大,收入8.49亿元,同比锐减32.34%。
分渠道来看,其零售业务包括民建集团及C端服务平台、建筑涂料零售业务板块,收入下降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59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7.28%。其中,民建集团实现收入47.48亿元,增速不及预期。
分地区来看,境外销售收入5.76亿元,表现亮眼,同比增长42.16%;但境内业务占比95.75%,仍是大头。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完成试生产,产能利用率达60%,贡献收入1.2亿元,产品辐射新加坡等市场。沙特、加拿大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欧洲研发中心投入运营,推动高端产品出口增长25%。但目前海外市场规模仍较小,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
收入下降的同时,费用上升,公司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率分别上升0.8和1.2个百分点,渠道拓展与管理成本压力显现。这也就导致,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9.22%降至25.40%,净利率从6.11%下滑至4.03%,盈利能力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雨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6亿元,虽同比改善70.18%,但已连续六个季度为负。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应收账款的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2025H1,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95.68亿元、73.41亿元、94.0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70%、16.42%、21.36%,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9.15%、48.24%和69.34%。今年上半年,公司就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30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3.77亿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676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