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银金投望“落子”广州 是否入局AIC银行仍存分歧

  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 彭科峰)2025年3月,监管部门宣布进一步支持全国性银行设立AIC。此后,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股份行相继响应。

  5月9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正式宣布拟全资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6月3日,中信银行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信银金投),注册资本金拟为人民币100亿元,以自有资金出资,持股比例为100%。由此,中信银行成为继兴业银行之后的第二家拿到AIC筹建批文的股份制银行。

  日前,财联社记者从多名知情人士处获悉,信银金投的组建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预计很快就会有新动作。知情人士进一步介绍,信银金投的总部已经基本敲定在广州,而非此前被广泛热议的北京。

  “之所以选择广州,主要还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比较重要。同时,这一地区的科技企业比较多,创新活力也足。”知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暂定信银金投在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相关人员的基础上进行组建,“当然北京总部也会派人过去”。

  财联社记者向中信银行官方渠道求证上述信息,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有银行冲刺、有银行观望,是否入局AIC仍存分歧

  已设立AIC的大行人士杨磊(化名)告诉财联社记者,依据同行的经验,一般组建AIC都会从理财部门或者财富管理部门抽调人手组建。同时,也会从省市级分行中选拔合适人员。

  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股份行当中仅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三家已经官宣入局AIC。其他的股份制银行,目前并未就筹建AIC有公开表态。

  就是否设置AIC一事,光大银行相关人士今日告诉财联社记者,暂没有听说内部有新的进展。有股份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行里对于筹建AIC的态度还不一致,但基本都倾向于让招行、中信等“带头大哥”先行先试,观察其效果之后再做决定。

  相比之下,六大国有大行中目前唯一没有获得AIC牌照的邮储银行明显更为积极。今年7月16日晚间,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不过,如今历时2个多月,中邮金投尚未传来获批筹建的信息。

  在8月29日的邮储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邮储银行相关高管向记者透露了最新动态——公司金融是邮储银行推进均衡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为投资者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的重要抓手。目前邮储银行正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使其成为邮储银行公司金融“1+N”新体系当中的关键一环。

  “目前行里相关工作还在筹备中,关于AIC人员安排、机构设置等具体信息暂无最新消息可以透露。”邮储银行相关人士近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退出渠道受限,已持牌银行仍强调“以稳为主、防控风险”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市场对于AIC牌照从国有行扩展到股份行普遍看好,认为可带来与传统信贷不同的业务机会。

  近期华福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AIC的设立主体从国有银行扩展到股份制银行,释放出政策鼓励和支持的积极信号,政策驱动下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AIC获批筹建。其认为,科技企业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特征,与银行传统信贷风险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而股权投资业务有望成为持牌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抓手。

  虽然业界一片看好,但财联社记者多方了解到,对已持有AIC牌照的银行来说,当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却是“以稳为主、防控风险”。杨磊表示,尽管该公司上半年已经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会议,但“实际上目前进展并不快”。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后期股权退出的渠道依然不多。

  “在当前的IPO节奏下,股权投资机构要想通过被投资标的成功上市而获得可观收益并退出,还是很有难度的。”某江浙沪银行人士也告诉财联社记者,银行有其严格的考核机制,即便是子公司也会受到影响。该人士亦称,地方城商行对于设置 AIC暂时也还是以观望为主。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