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 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8月12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实现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在半年报中,贵州茅台认为,白酒行业正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调整周期的双重叠加时期,未来发展虽面临不少挑战与压力,但有利因素强于不利因素,总体发展态势依然向好。

  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主要指标稳定向好,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量方面,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生产质量稳中向好。

  再看市场情况,贵州茅台表示,公司市场营销稳中有进。茅台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赴省区开展市场调研,强化措施应对,全力提振市场信心。

  在茅台酒方面,公司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不断优化运营体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系列酒方面,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一体两翼”总体产品结构为战略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同时,贵州茅台全面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与世博会、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5.89亿元和137.63亿元;若按销售渠道来看,直销和批发代理分别贡献营收400.09亿元和493.43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国内、国外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280家和115家;报告期内,国内经销商增加160家、减少23家,国内净增加137家,国外经销商则净增加11家。

  7月,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总经理王莉等高管出席会议,同时,茅台集团、茅台酒股份有关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销售公司各省区、自营公司、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上,张德芹指出,当前的市场,是一次深刻的时代性跨越,白酒行业正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品时代或者是“商品+服务”的时代。面对白酒行业的根本性时代变革,茅台有足够的信心与定力成为破冰前行的引领者。

  张德芹认为,这份底气,源自外部的机遇,也源自茅台自身的实力。基于对市场环境与趋势的判断,茅台需要主动求变,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摒弃被动等待的思维,以积极姿态应对时代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对于未来市场工作,张德芹强调,要坚持茅台“酒文化的极致”的定位,持续巩固自身优势,以更高标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要坚持强化服务能力不动摇,持续做优服务,给消费者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找到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入手,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拓展多元触达渠道,优化服务全流程。

  8月8日上午9点,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正式上架i茅台平台,五星商标源于1954年5月1日茅台首次启用的“金轮牌”商标。据悉,此次上架纪念产品限额25568瓶,限定数字正是对应1954年至2024年间每一个日夜。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茅台五星商标纪念酒单瓶售价为7000元,该品销售火爆,当日迅速售罄,25568瓶对应销售额为1.79亿元。事实上,茅台强调“唯一日期编码”的产品策略,便与当下正火的“情绪价值”理念较为契合。

  中国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贵州茅台核心大单品500毫升飞天茅台酒控量保价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推出茅台文化IP产品名利双收,既提升了品牌势能,又真金白银增添了销售业绩,为广大茅友和收藏爱好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同时,贵州茅台已成功转向“商务+礼赠+悦己(个人消费)”的多元场景驱动,年轻客群贡献了核心增量。

  肖竹青认为,贵州茅台管理层当前的“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是其应对市场分化的关键,短期稳固基本盘,长期培育新的增长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